发布时间:2021-09-08 阅读次数:20259次
央行发布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(2021)》
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
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(2021)》,对2020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。报告认为,2020年以来,国际形势严峻复杂,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,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,全球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。面对重大考验和挑战,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,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“十三五”规划圆满收官,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2.3%,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,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。
报告指出,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筹指挥下,金融系统坚持服务实体经济,全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,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,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,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。一是宏观杠杆率持续过快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。2017-2019年宏观杠杆率总体稳定在250%左右,为应对疫情加大逆周期调节赢得了空间。2020年疫情冲击下GDP名义增速放缓、宏观对冲力度加大,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,预计将逐步回到基本稳定的轨道。二是各类高风险机构得到有序处置。依法果断接管包商银行,在最大限度保护存款人和客户合法权益的同时,坚决打破了刚性兑付,严肃了市场纪律。锦州银行财务重组、增资扩股工作完成,经营转向正轨。顺利接管“明天系”旗下9家金融机构,维持基本金融服务不中断,有序推进清产核资和改革重组工作。华信集团风险处置主要工作基本完成,安邦集团风险处置进入尾声。三是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。统一资管业务监管标准,合理设定调整资管新规过渡期,金融脱实向虚、资金空转等情况明显改观。四是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得到稳妥化解。加强债券发行交易监测,综合施策有效化解企业债务风险。积极制定不良贷款上升应对预案,支持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。五是金融秩序得到全面清理整顿。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,非法集资、跨境赌博及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得到有力遏制,私募基金、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等风险化解取得积极进展,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监管得到加强。六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度建设有力推进。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,出台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,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,统筹金融基础设施监管。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,发挥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平台作用。制定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,推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。总体看,经过治理,金融风险整体收敛、总体可控,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,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。
报告认为,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,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,国内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。国际方面,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演进,世界经济低迷,全球产业链、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,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,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持续显现,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,保护主义、单边主义上升,国际经济、科技、文化、安全、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。国内方面,我国防控疫情输入压力依然较大,经济恢复不均衡、基础不牢固。同时,金融风险仍然点多面广,区域性金融风险隐患仍然存在,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加大,个别中小银行风险较为突出,这些都对维护金融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展望未来,我国经济长期向好、市场空间广阔、发展韧性强大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,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。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、迈好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,至关重要。为此,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,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,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,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。在继续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,保持宏观金融政策的连续性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,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、合理适度,增强微观主体活力,大力支持普惠小微、乡村振兴、制造业、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发展,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,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。处理好金融发展、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,健全金融风险预防、预警、处置、问责制度体系,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,着力降低信用风险,维护股市、债市、汇市平稳运行,严密防范外部风险冲击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,进一步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,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,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。深化金融机构改革,促其回归本源、专注主业。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,继续扩大高水平金融开放。